和鲸CEO范向伟: AI或许会改变80%人的工作
这一次,我看懂了他眼里的光,那是任何黑暗都无法吞噬的热情。
黑框眼镜,黑色双肩包,黑色球鞋,眼前这个虽然着一身黑,眼里却闪着光的人是正是和鲸科技CEO范向伟。
这是我第二次采访他。上一次是四个月前,租界的梧桐树叶还没变黄,那时他进入了第三届福布斯「 30 Under 30 精英榜」。四个月,120天,上海已经开始下雪,我又掉了些头发,但范向伟似乎没怎么变,说话依然语速飞快,仿佛在心里温习过千百遍。
▍没有令人激动的产品,那就自己动手做一个
9岁时,范向伟迷上了飞机模型,因为没钱买限量版,于是就自己动手做了一个;2015年,数据科学浪潮席卷,但市场上没有足以令人激动的产品,那就自己做一个。于是,和鲸科技(前身为科赛Kesci)诞生了。
“和鲸科技2015 年成立于上海,是国内最大的独立第三方数据人才社区(垂直影响30万+数据开发者),国内首款在线数据分析协作工具(K-Lab)的开发者,同时也是数据化及AI转型解决方案提供商。成立3年来,服务了一批顶尖企业与机构,如IBM、华为、中国联通、腾讯、百度、携程、快手、招商银行、拍拍贷、同盾科技、好未来、南京市政府等,并获得了来自国内一线的数据及AI领域专业投资机构10fund和线性资本的PreA轮投资。”
▍进军数据科学浪潮,“和鲸科技”的前身“科赛Kesci”是中国早期数据科学平台
范向伟的求学生涯,平稳而顺利,大四因为成绩优秀,内推进入了全球知名的投资公司工作,如不意外,他将在这家企业成长、升迁、管理团队,像无数人那样,过上社会主流价值观里理想、成功的生活。
2016年,我们都参与了这个改变了人类进程的变革,AlphaGo战胜李世石了,全球对于人工智能发展的兴 奋 与担忧交织难分。同年,IBM用统计学习技术做出的Watson(IBM Watson是认知计算系统的杰出代表,也是一个技术平台。)在Jeopardy(Jeopardy!是目前美国最流行和权威的一个智力问答竞赛节目,自1964年Merv Griffin一手创办以来,已经有数十年的播放历史)上打败了所有的人类对手。那一刻,范向伟停下了手中的工作,他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焦虑感。
在世纪之交长大,他经历了PC时代,移动互联网时代,数据智能时代。见证了上一波浪潮——移动互联网如何改变生活,这次,他决心参与浪潮。回到校园,他重修了统计学、计算机和数学,遇见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,然后就像大家所熟知的故事那样,范向伟辍学,和鲸诞生了。
最早和鲸只是一个数据科学社区与竞赛平台(前身为科赛Kesci社区)。范向伟洞察到数据人的社交需求、成长需求,而且很需要同圈层的社交,而市面上的数据社区主要分以下几种:大部分小白太多,留不住大神;有些则太曲高和寡。而和鲸不想这样做,他希望无论什么阶段的数据人都能在里面获得成长,就算是对数据一无所知的门外汉,也可以找到一条属于他的路径:通过科小神训练营入门,社区里提供由浅到深的学习资料,用户可以直接下载数据集或fork项目,学到一定程度后,就可以开始数据竞赛之路。每个环节都配备了相应社群,把和你等级类似的人链接在一起。他希望构建一个给数据人成长、交流的生态系统,而非单纯提供一个冷冰冰的工具,就像他常穿的那件文化衫上写的,“connect people with data”。
▍国内首款Jupyter Notebook范式数据分析平台,Kesci Lab(和鲸数据分析平台)诞生
一旦开始,就不可收拾。和鲸社区上线短短半年,就吸引了一万数据科学家的青睐,要知道全国数据科学人才也仅仅只有十几万人。范向伟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兴奋,他知道,是时候推出一个打破规则的新产品了。
当时国内没有创业公司敢做工具,成本实在太高了,大家只是像Kaggle那样试水轻量级的竞赛平台。然而所有的好产品几乎都如此诞生,在恰好的时间做了恰好的努力,范向伟也是如此,不计成本,一头栽入。
K-Lab是一款在线协作工具,引入了Jupyter Notebook范式和容器化技术——这是专门为数据分析协作所设计的工作环境,能够随时随地在云端开展数据处理、模型搭建、代码调试、撰写报告、团队协作等系列数据分析工作,数据科学家的工作将不再局限于本地PC,周末登山也能掏出手机来一小段模型调参。不仅如此,和鲸团队还针对高校与科研机构,推出了K-Lab教学+科研解决方案,让数据科学专业建设、“新工科”建设、AI+X的科研项目有了真正好用的生产环境、协作环境。K-Lab目前在高校、科研机构及企业的已被广泛运用,真正打通了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领域的产学研闭环。
这一系列的动作无疑是极大冒险,当我问他为什么会如此义无反顾,他说道:“一个合格的数据人才除了3000+小时的核心学时,包括数学、统计、计算机、概率等课程,并且需要至少1000个小时的真实项目经验,才能够正确定义问题、定义方法、产出结果。但是我们目前的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一个理工科的计算机系、数学系的毕业生的有效实训时间是在100小时以下,大部分的知识都处于库存的状态,无法在业务场景中实现应用。在高校、在企业、在科研机构,“知识库存”、“研发库存”的问题无疑是最大的浪费。我们需要一个打通企业和高校,产学研新模式的产品。”
“需要”这两个字掷地有声。但当我回问他K-Lab的诞生初衷是否是想要助力国家实现高质量、高效率的培养AI人才,实现弯道超越。他摆摆手,说那太大了,没那么高。
范向伟就是这样的人,克制,不喜欢把话说满,就像他总选择穿黑色一样。但当他音量略高、不带停顿的说数据科学人才的成长时,眼里的光彩、内心的斗志骗不了人。
▍和鲸全面战略性升级,他想做全世界的生意
纵观全球,最早诞生的数据科学社区Kaggle,曾是和鲸非常钦佩的在线平台,但现在和鲸的战略布局已不再局限于数据科学人才的挖掘和聚合。从社区到工具,从竞赛到企业专业数据化转型解决方案,和鲸已经构建了一个完善的数据科学生态圈。
公司不断扩大,四年间,从一层楼变成了两层,从沪上到帝都,格子间慢慢填满,范向伟记得住每一个人的气质和理想。面对自己的团队,他很骄傲,他信奉“smart is the new sexy”,高智商是选人的第一标准,因为能节省沟通成本。
和鲸的员工几乎都毕业于世界名校,而又充满个性。有的从硅谷和华尔街回来,有的曾从事艺术行业。短短两小时的拜访,就听到办公室里从杠杆、期货、算法模型,聊到了番剧、Miles Davis和火人节。一家"前途未卜"的创业公司,聚拢了一批才华溢出、理想溢出的年轻人。范向伟的梦想,感染着每一个想要改变世界的人。
在和鲸成长的过程中,范向伟也从理工男到CEO,从外企员工进化到福布斯榜上有名的精英,除了还是喜欢着一身黑外,其它的都不停在改变,他说:“如果回头看一个月前的自己,并不是白痴,就要反思是不是停止进步了。”我准备的最后一个问题是他有没有“中年危机”,但最终划掉了,因为他仍然在全力奔跑。
采访结束,我似乎看懂了范向伟眼里的光,那似乎是漫画人物才会有的热血,也是这创业寒冬中的一道亮光。